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年修訂)

2024-11-04 00:59:09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第四章 教師與受教育者

  第二十八條 民辦學校的教師、受教育者與公辦學校的教師、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第二十九條 民辦學校聘任的教師,應當具有國家規(guī)定的任教資格。

  第三十條 民辦學校應當對教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業(yè)務培訓。

  第三十一條 民辦學校應當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并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國家鼓勵民辦學校按照國家規(guī)定為教職工辦理補充養(yǎng)老保險。

  第三十二條 民辦學校教職工在業(yè)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社會活動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公辦學校教職工同等權利。

  第三十三條 民辦學校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民辦學校按照國家規(guī)定建立學籍管理制度,對受教育者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第三十四條 民辦學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學、就業(yè)、社會優(yōu)待以及參加先進評選等方面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權利。

  第五章 學校資產(chǎn)與財務管理

  第三十五條 民辦學校應當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chǎn)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設置會計帳簿。

  第三十六條 民辦學校對舉辦者投入民辦學校的資產(chǎn)、國有資產(chǎn)、受贈的財產(chǎn)以及辦學積累,享有法人財產(chǎn)權。

  第三十七條 民辦學校存續(xù)期間,所有資產(chǎn)由民辦學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向民辦教育機構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八條 民辦學校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根據(jù)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確定,向社會公示,并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制定;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diào)節(jié),由學校自主決定。

  民辦學校收取的費用應當主要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改善辦學條件和保障教職工待遇。

  第三十九條 民辦學校資產(chǎn)的使用和財務管理受審批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

  民辦學校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制作財務會計報告,委托會計師事務所依法進行審計,并公布審計結果。

  第六章 管理與監(jiān)督

  第四十條 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對民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培訓工作進行指導。

  第四十一條 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建立民辦學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檔案制度,促進提高辦學質(zhì)量;組織或者委托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zhì)量,并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二條 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第四十三條 民辦學校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受教育者及其親屬有權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申訴,有關部門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第四十四條 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中介組織為民辦學校提供服務。

  第七章 扶持與獎勵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資助民辦學校的發(fā)展,獎勵和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可以采取購買服務、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和出租、轉讓閑置的國有資產(chǎn)等措施對民辦學校予以扶持;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還可以采取***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

  第四十七條 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其中,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

  第四十八條 民辦學校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可以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

  國家對向民辦學校捐贈財產(chǎn)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稅收優(yōu)惠,并予以表彰。

  第四十九條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運用信貸手段,支持民辦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第五十條 人民***委托民辦學校承擔義務教育任務,應當按照委托協(xié)議撥付相應的教育經(jīng)費。

  第五十一條 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應當按照與公辦學校同等原則,以劃撥等方式給予用地優(yōu)惠。新建、擴建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供給土地。

  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五十二條 國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邊遠貧困地區(qū)舉辦民辦學校,發(fā)展教育事業(yè)。

  第八章 變更與終止

  第五十三條 民辦學校的分立、合并,在進行財務清算后,由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報審批機關批準。

  申請分立、合并民辦學校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以書面形式答復;其中申請分立、合并民辦高等學校的,審批機關也可以自受理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以書面形式答復。

  第五十四條 民辦學校舉辦者的變更,須由舉辦者提出,在進行財務清算后,經(jīng)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報審批機關核準。

  第五十五條 民辦學校名稱、層次、類別的變更,由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報審批機關批準。

  申請變更為其他民辦學校,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以書面形式答復;其中申請變更為民辦高等學校的,審批機關也可以自受理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以書面形式答復。

  第五十六條 民辦學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根據(jù)學校章程規(guī)定要求終止,并經(jīng)審批機關批準的;

  (二)被吊銷辦學許可證的;

  (三)因資不抵債無法繼續(xù)辦學的。

  第五十七條 民辦學校終止時,應當妥善安置在校學生。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終止時,審批機關應當協(xié)助學校安排學生繼續(xù)就學。

  第五十八條 民辦學校終止時,應當依法進行財務清算。

  民辦學校自己要求終止的,由民辦學校組織清算;被審批機關依法撤銷的,由審批機關組織清算;因資不抵債無法繼續(xù)辦學而被終止的,由人民法院組織清算。

  第五十九條 對民辦學校的財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應退受教育者學費、雜費和其他費用;

  (二)應發(fā)教職工的工資及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

  (三)償還其他債務。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清償上述債務后的剩余財產(chǎn)繼續(xù)用于其他非營利性學校辦學;營利性民辦學校清償上述債務后的剩余財產(chǎn),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第六十條 終止的民辦學校,由審批機關收回辦學許可證和銷毀印章,并注銷登記。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一條 民辦學校在教育活動中違反教育法、教師法規(guī)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二條 民辦學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違法所得的,退還所收費用后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分立、合并民辦學校的;

  (二)擅自改變民辦學校名稱、層次、類別和舉辦者的;

  (三)發(fā)布虛假招生簡章或者廣告,騙取錢財?shù)?

  (四)非法頒發(fā)或者偽造學歷證書、結業(yè)證書、培訓證書、職業(yè)資格證書的;

  (五)管理混亂嚴重影響教育教學,產(chǎn)生惡劣社會影響的;

  (六)提交虛**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騙取辦學許可證的;

  (七)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辦學許可證的;

  (八)惡意終止辦學、抽逃資金或者挪用辦學經(jīng)費的。

  第六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已受理設立申請,逾期不予答復的;

  (二)批準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條件申請的;

  (三)疏于管理,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收取費用的;

  (五)侵犯民辦學校合法權益的;

  (六)其他***、***的。

  第六十四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擅自舉辦民辦學校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教育行政部門或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公安、民政或者市場監(jiān)督管理等有關部門責令停止辦學、退還所收費用,并對舉辦者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 附則

  第六十五條 本法所稱的民辦學校包括依法舉辦的其他民辦教育機構。

  本法所稱的校長包括其他民辦教育機構的主要行政負責人。

  第六十六條 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中國境內(nèi)合作辦學的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第六十七條 本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31日國務院頒布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同時廢止

上一篇:青島市國稅局 青島市地稅局公告2016年第3號 青島市國家稅務局 青島市地方稅務局關于房地產(chǎn)開發(fā)經(jīng)營業(yè)務企業(yè)所得稅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條款廢止]
下一篇:《增值稅會計處理規(guī)定》(財會〔2016〕22號)學習筆記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