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知識

百科知識

什么是產權比率

2024-09-21 17:05:54 來源:互聯網

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產權比率是評估資金結構合理性的一種指標,可反映股東所持股權是否過多(或者是否不夠充分)等情況,從另一個方面表明企業(yè)借款經營的程度。這一比率是衡量企業(yè)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產權比率越低表明企業(yè)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重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產權比率= (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例】小明公司2017年年初的流動負債為1100萬元,非流動負債為2900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4400萬元;年末的流動負債為1500萬元,非流動負債為3800萬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4700萬元。求小明公司年初跟年末的產權比率。

年初產權比率=(1100+2900)/4400*100%=90.91%。

年末產權比率=(1500+3800)/4700*100%=112.77%。

通過計算可以看到該公司年末的產權比率較年初有所增加,年末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年初降低了。

產權比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yè)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wěn)定。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大于借入資本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從股東來看,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企業(yè)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

該指標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yè)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國家規(guī)定債權人的索償權優(yōu)先于股東。

上一篇:什么是每股凈資產
下一篇:什么是待處理財產損益